挽大司马中丞吴郡王公二十二韵
何意中兴日,天摧柱石臣。
精灵悬海岳,部曲哭荆榛。
才大逢时屈,功高获谤频。
那堪玄兔塞,忽度白鸡辰。
战伐谁能计,艰危独致身。
冰霜劳节制,南北识经纶。
疏草神应护,词华众所珍。
汉庭期听履,周道忆埋轮。
宠辱孤忠在,威棱百代伸。
雷霆余往岁,雨露转成春。
力挟圣图远,名依帝泽新。
紫泥多慰藉,黄壤讵沉沦。
堕泪随编简,衔恩起缙绅。
伊周思继躅,方召愿为邻。
旧事纷凄怆,浮生极苦辛。
承家还鸑鷟,开阁且麒麟。
孝理封章上,仪刑率土滨。
予惭五兵后,幸窃一廛亲。
井邑看犹颂,韬钤信绝伦。
是非今已定,社稷恨堪陈。
客下苏台鹤,歌传蒿里人。
佳城不可即,愁思附青蘋。
精灵悬海岳,部曲哭荆榛。
才大逢时屈,功高获谤频。
那堪玄兔塞,忽度白鸡辰。
战伐谁能计,艰危独致身。
冰霜劳节制,南北识经纶。
疏草神应护,词华众所珍。
汉庭期听履,周道忆埋轮。
宠辱孤忠在,威棱百代伸。
雷霆余往岁,雨露转成春。
力挟圣图远,名依帝泽新。
紫泥多慰藉,黄壤讵沉沦。
堕泪随编简,衔恩起缙绅。
伊周思继躅,方召愿为邻。
旧事纷凄怆,浮生极苦辛。
承家还鸑鷟,开阁且麒麟。
孝理封章上,仪刑率土滨。
予惭五兵后,幸窃一廛亲。
井邑看犹颂,韬钤信绝伦。
是非今已定,社稷恨堪陈。
客下苏台鹤,歌传蒿里人。
佳城不可即,愁思附青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吴郡王公的杰出将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英雄的悲剧 诗人开篇就用"天摧柱石臣"比喻这位将领就像支撑房屋的柱子突然折断,他的去世让国家失去重要支柱。这位将领虽然才华横溢、战功赫赫("才大逢时屈,功高获谤频"),却遭遇不公待遇,在边疆战场("玄兔塞"指北方边塞)突然离世。
2. 将领的品格 诗中用"冰霜"形容他治军严明,"南北识经纶"说他善于运筹帷幄。他写的奏章("疏草")和文章都备受推崇,像汉代忠臣一样刚正不阿("周道忆埋轮"用典故形容正直)。
3. 时代的矛盾 虽然皇帝多次下诏嘉奖("紫泥多慰藉"指诏书),但英雄生前仍遭受诽谤。直到死后,他的功绩才被完全认可("是非今已定"),但国家已失去栋梁之才("社稷恨堪陈")。
4. 深切的哀思 诗人用"堕泪随编简"说史书都会为他流泪,"客下苏台鹤"用仙人乘鹤的典故表达对逝者的追念。最后以"愁思附青蘋"作结,让哀愁像水草一样随波漂流,形象地表现绵绵不绝的思念。
全诗通过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展现了一个忠臣良将的坎坷命运,既有对个人才华的赞美,也有对时代不公的控诉,更饱含深沉的缅怀之情。诗中军事意象(如"韬钤"指兵法)与哀悼情感交织,形成悲壮的美感。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