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金陵重见似人

开天涯芳樽。
傍西风瘦影,休诉春恩。
一晌莺消鹃息,共谁同论。
花外路,湖边村。
甚梦中、难忘温馨。
记月落乌啼,霜浓马滑,堤柳未全髡。
年华换,相思存。
剩鸾笺坠绪,鸳带宽痕。
莫更轻抛清泪,尽销孱魂。
花已絮,萍无根。
况客情、飘摇黄昏。
向孤馆愁眠,香篝半温深闭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金陵(今南京)重逢故人时的复杂心情,充满了时光流逝的感伤和挥之不去的思念。

上片(前半部分)从重逢场景切入: 1. "开天涯芳樽"三句:在天涯重逢时共饮美酒,秋风中消瘦的身影相对,却不敢提起当年的情谊。用"瘦影"暗示这些年大家都过得不易。 2. "一晌莺消鹃息"四句:借春天莺鹃消失、花落湖边的意象,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甚梦中"句点出:虽然现实不敢提,但梦里仍记得当初的温暖。 3. 结尾"记月落乌啼"三句:用三个经典意象(月落乌啼/霜浓马滑/未凋的柳)构成电影镜头般的画面,重现当年离别时凄清的场景。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内心独白: 1. "年华换"二句:直白道出时间改变了一切,唯有思念不变。 2. "剩鸾笺坠绪"二句:用"残留的信纸"和"变宽的衣带"两个细节,具体表现相思之苦。 3. "莫更轻抛清泪"六句:劝自己别再流泪伤神,用"飞絮""浮萍"比喻人生漂泊,特别是"飘摇黄昏"四字,把游子的孤独感写得如在眼前。 4. 最后"向孤馆愁眠"三句:以"独自关门""熏笼半温"的寂寞画面收尾,与开篇的热闹饮酒形成强烈对比。

全词最动人的是: - 时空跳跃的写法:现实重逢→梦中回忆→现实独处,像蒙太奇镜头 - 矛盾心情的刻画:想提旧情又不敢提,想忘记又忘不掉 - 生活化的细节:变宽的衣服带子、半温的熏笼,让抽象情感变得可感

就像我们多年后遇见初恋:表面笑着喝酒,心里翻江倒海,最后回到酒店独自发呆——这种人人都可能经历的情感,被作者用诗意的画面精准捕捉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