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谢翱赠答诗

阳台后会杳无期,碧树烟深玉漏迟。
半夜香风满庭月,花前空赋别离诗。
相思无路莫相思,风里花开只片时。
惆怅金闺却归去,晓莺啼断绿杨枝。
一纸华笺洒碧云,馀香犹在墨犹新。空添满目凄凉事,
不见三山缥缈人。斜月照衣今夜梦,落花啼鸟去年春。
红闺更有堪愁处,窗上虫丝几上尘。
惆怅佳期一梦中,武陵春色尽成空。欲知离别偏堪恨,
只为音尘两不通。愁态上眉凝浅绿,泪痕侵脸落轻红。
双轮暂与王孙驻,明日西驰又向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离别,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相思的苦涩与无奈。

全诗以"阳台后会杳无期"开篇,直接点明这是一场没有归期的离别。诗人用"碧树烟深"、"玉漏迟"等意象营造出朦胧忧伤的氛围。半夜的香风、满庭月色、凋零的花朵,这些美丽却易逝的景物,都成为离别的见证。

诗中反复出现"相思"、"惆怅"等字眼,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思念之苦。"风里花开只片时"这个比喻尤为精妙,用转瞬即逝的花朵象征短暂的相聚时光。而"晓莺啼断绿杨枝"则通过声音的戛然而止,暗示着情感的断裂。

后半部分通过具体物象深化愁绪:写字的信笺墨迹未干,却已物是人非;斜月、落花、啼鸟等意象串联起今昔对比;"窗上虫丝几上尘"这样细微的生活场景,生动展现了因思念而疏于打理的生活状态。

最后"双轮暂与王孙驻,明日西驰又向东"的结句,用车轮东西分驰的形象,将离别的必然性刻画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就像一部慢镜头电影,将离别时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分情感都放大呈现,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惆怅与哀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