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乐 其十九
壮年凡几日,死去入土庵。
论情即今汉,各各悉痴憨。
唯缘二升米,是处即生贪。
礼佛遥言之,彼角仍图摊。
贪钱险不避,逐法易成难。
即今不如此,宁随体上寒。
乍可无馀仗(项谓应作「伏」,为「服」之音误),愿得一身安。
无为日日悟,解脱朝朝餐。
死去天堂上,遣你斫额看。
论情即今汉,各各悉痴憨。
唯缘二升米,是处即生贪。
礼佛遥言之,彼角仍图摊。
贪钱险不避,逐法易成难。
即今不如此,宁随体上寒。
乍可无馀仗(项谓应作「伏」,为「服」之音误),愿得一身安。
无为日日悟,解脱朝朝餐。
死去天堂上,遣你斫额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回波乐 其十九》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人活着为了点蝇头小利瞎折腾,到头来一场空。
前半段像在吐槽中年人:壮年没几天好活,死了都得进土坟。现在的人个个傻乎乎,就为了一点粮食(二升米)到处贪心。明明在拜佛求平安,转头又去赌钱("彼角仍图摊"指赌桌摆摊)。贪财连危险都不顾,想修行又嫌太难。
后半段是作者的人生建议:与其这样折腾,不如简简单单过日子。宁可穿不暖(体上寒),也要心里踏实。别天天想着悟道解脱,老老实实吃饭睡觉。等死了上天堂,自然就明白真理了——就像让人抬头看天那么明显。
全诗最妙的是用赌钱和吃饭这些日常小事,戳穿人性的矛盾。现代人照样如此:一边养生一边熬夜,一边拜佛一边算计。诗人用"斫额看"(砍额头看,意思是显而易见)这种夸张说法,提醒我们别把简单道理搞复杂了。说白了就是:少贪心,多踏实,活得自然点。
王梵志
卫州黎阳人。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