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千峰 其二

东溪有人豪,调古谁能续。
我来荐芳馨,黄花清可掬。
想公怜世人,翻覆变凉燠。
至今嫉邪书,字字凛寒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品格高尚的隐士形象,表达了对正直品格的赞美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前四句写隐士风采:东溪住着一位超凡脱俗的人物(人豪),他的风骨气度(调古)无人能及。诗人带着崇敬之心前来拜访,用清雅的菊花(黄花)表达敬意,就像捧着一汪清泉般纯净。

后四句转为议论:这位隐士虽然隐居却心系世人,看透了人情冷暖的变幻(翻覆变凉燠)。他留下的那些揭露丑恶的文字(嫉邪书),每个字都像寒玉般冷峻锋利,至今读来仍让人肃然起敬。

全诗通过"黄花"与"寒玉"的意象对比,既展现了隐士清雅如菊的品格,又突出了他嫉恶如仇的刚烈。诗人用"翻覆变凉燠"五个字,生动刻画了世态炎凉,而"凛寒玉"的比喻则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方来

宋温州永嘉人,字齐英。宁宗开禧元年进士。先后从叶适、黄干学。历左司谏,累擢兵部侍郎。知漳州,在龙江书院侧建道源堂祀朱熹。后奉祠归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