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孤屿

把麾何所往,海上有名山。
潮落鱼堪拾,云低雁可攀。
一城仙岛外,双塔画图间。
当路谁知己,天应赐我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登孤屿》通过描绘孤屿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提到“把麾何所往,海上有名山”,意思是诗人举起手中的旗帜,不知道要走向何方,但是海中有一座名山,让人向往。这里诗人用“把麾”比喻自己的生活状态,显得既轻松又带有一些迷茫。

接着,“潮落鱼堪拾,云低雁可攀”,描绘了一幅潮水退去后,海边的鱼儿可以轻易地拾取,而天空中的云彩低垂,大雁几乎可以触手可及的景象。这里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孤屿的宁静与美好。

“一城仙岛外,双塔画图间”,诗人将孤屿比作一座仙境般的岛屿,岛上的双塔宛如画中的风景。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使得孤屿的美景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当路谁知己,天应赐我闲”,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似乎没有知音,渴望得到上天赐予的闲暇时光。这里的“当路”指的是人生的道路,而“天应赐我闲”则反映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孤屿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意象,使得这首诗充满了魅力和感染力。

杨蟠

章安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诗为欧阳修所称。苏轼知杭州,蟠通判州事,与轼唱酬甚多。历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号《章安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