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首 其五

烟花三月暮云深,踏破苍苔觅径寻。
遍地柔桑堆白骨,野田苦菜散黄金。
酬神仕女猖狂集,隔院笙歌断续吟。
幽兴到今看正熟,亲操一曲付长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泛舟访友的所见所感,通过鲜明的画面对比展现社会现实,最后以高雅的音乐活动作结。

前两句用"烟花三月"点明时节,暮云和苍苔营造出幽深意境,暗示寻访之路并不平坦。"踏破"二字生动表现了诗人寻幽探胜的执着。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柔桑地里堆着白骨(可能暗指养蚕人的艰辛),野田中苦菜花却像黄金般耀眼。一边是百姓祭神的狂热场面,一边是权贵院落里传来的断续笙歌。这些画面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和民生疾苦。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诗人与友人沉浸在音乐中的雅趣。"幽兴正熟"说明兴致达到高潮,"亲操一曲"的细节让文人雅士的形象跃然纸上。琴声既是对现实的超脱,也体现了文人高洁的情怀。

全诗用通俗意象构成社会画卷,既有对现实的观察,又不失文人雅致,在对比中展现深刻的社会关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