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国家灭亡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亡国之痛和无奈。
开篇"吴峰一发暮云孤"用孤零零的暮云衬托出孤独悲凉的氛围,暗示国家已经覆灭。"愁向湘累讯故都"写诗人满怀忧愁地打听故都消息,却只能面对湘江倾诉。
中间四句用典故表达文化传承的断裂:"凤去"指贤人离去,"韶乐"象征高雅文化虽在却无人欣赏;"雁来"句用苏武典故,暗指再也收不到故国音讯;"杏坛"指孔子讲学处,暗喻读书人空谈救国;"五铢"是汉朝钱币,表达对前朝的怀念。
结尾"歌彻黍离"用《诗经》中亡国之痛的典故,风雨交加中乌鸦哀鸣,将悲怆情绪推向高潮。全诗通过孤云、残乐、哀雁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亡国后的文化失落与精神痛苦。
唐泾
唐泾,字清父,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忠义集》卷六)。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清光绪《道州志》卷八)。临安陷,转辗闽广继续抗元。今录诗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