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子还洞庭

五月江门暑气鲜,水祠箫鼓赛龙船。
最怜别权当官路,不碍归云入洞天。
楼阁两山摇碧落,杨梅千涧泻红泉。
葛裙纱帽吟长夏,莫拟平原赴洛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送别友人陆子返回洞庭的场景,充满夏日生机与离别的淡淡愁绪。

前两句"五月江门暑气鲜,水祠箫鼓赛龙船"用热闹的龙舟赛场景开篇,江门五月的暑气中,水神庙前箫鼓齐鸣,龙舟竞渡,烘托出浓郁的节日氛围。这里的"鲜"字用得巧妙,既说暑气新鲜,又暗示天气炎热。

三四句"最怜别权当官路,不碍归云入洞天"转入送别主题。诗人说最让人不舍的是在官道上分别,但转念一想,这并不妨碍友人像归云一样回到洞庭仙境。"洞天"既指洞庭湖,也暗含世外桃源之意。

五六句"楼阁两山摇碧落,杨梅千涧泻红泉"是诗中最美的画面:两岸楼阁倒映在碧水中仿佛摇动了天空,满山杨梅像红色泉水从山涧倾泻而下。这两句用夸张手法,将静态的山水写得动感十足,"红泉"的比喻尤其新颖。

最后两句"葛裙纱帽吟长夏,莫拟平原赴洛篇"是临别赠言:诗人想象友人穿着夏装(葛裙纱帽)在洞庭吟诗度夏,劝他不要像古人陆机那样热衷功名(平原赴洛指陆机出仕典故)。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也暗含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全诗将节日热闹、山水壮美、离情别绪巧妙融合,最后落脚到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用鲜活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让普通的送别场景变得诗意盎然,尤其"摇碧落""泻红泉"等描写,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朱曰藩

朱曰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人(今江苏省宝应县),朱应登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世。登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历官九江府知府。曰藩隽才博学,以文章名家。有《山带阁集》三十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