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对雨独酌
幽居一日雨,高坐不出门。
江风逾箭疾,陇云仍墨屯。
惊鱼晚时跃,栖鸟寒不喧。
发我葑菲苗,滋我松竹根。
静言观物理,生意何其繁。
家人慰沈默,洗杓开小樽。
斟酌劝饮之,兀然醉乾坤。
尘土彼尘土,得失焉足论。
江风逾箭疾,陇云仍墨屯。
惊鱼晚时跃,栖鸟寒不喧。
发我葑菲苗,滋我松竹根。
静言观物理,生意何其繁。
家人慰沈默,洗杓开小樽。
斟酌劝饮之,兀然醉乾坤。
尘土彼尘土,得失焉足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雨天独居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闲适自得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前四句写雨天独居的状态:下了一整天雨,诗人高坐家中不出门。江上风急如箭,田野上乌云密布。这里用"箭"形容风的速度,用"墨"形容云的浓黑,画面感很强。
中间六句写雨中生灵的反应:受惊的鱼在傍晚跃出水面,怕冷的鸟儿安静不叫。雨水滋润了菜苗和竹根,让诗人观察到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这里"葑菲苗"指普通的蔬菜,与"松竹"形成对比,暗示平凡与高洁都得到滋养。
后六句转入内心感悟:家人默默陪伴,诗人自斟自饮,在微醉中忘却尘世烦恼。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世间的得失就像尘土一样微不足道。这里的"尘土"重复使用,强调看淡名利的态度。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动静结合的画面:急风、乌云与静默的鸟儿形成对比
2. 生活细节的温暖:家人无声的陪伴,自饮自酌的闲适
3. 深刻的哲理:通过观察自然,领悟到超脱世俗的智慧
4. 质朴的语言:没有华丽辞藻,却生动传神
诗人通过雨天独处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简单的观察和体验,往往能带来最深刻的领悟;与其计较得失,不如静心感受自然与亲情的温暖。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