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松滋江边被风雨阻挡行程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漂泊在外的忧愁。
前四句写景:江上的狂风久久不停,山间的雨又接连不断。滔天巨浪仿佛从天边涌来,江面上凝结着深秋的寒意。这里用"天涯起"形容浪涛的壮阔,用"馀寒凝"传递出刺骨的冷意,让人直观感受到恶劣天气的压迫感。
后四句抒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忧愁的人整夜警惕难眠("夕惕"指夜晚警惕),思念家乡的愁绪让人清晨就疲惫不堪。远处听到的波涛声令人心惊,诗人由衷感叹:大自然的威力确实不可轻视啊!"不可陵"三个字,既是对风浪的敬畏,也暗含人生路上困难重重的感慨。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碰撞:一方面是自然界的狂暴(风、雨、巨浪、寒潮),另一方面是旅人的渺小与坚韧(警惕、疲惫、思乡)。这种对比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江上风暴的震撼画面,又能体会到游子在外的不易,产生强烈共鸣。
阎宽
生卒年不详。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人。玄宗天宝初任醴泉尉,后转太子正字。与李白相遇于坊州,白尝有《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五、《国秀集》目录。阎宽有诗名于开元、天宝时,芮挺章选诗5首入《国秀集》,李白赞其诗“沉郁富才力”。《全唐诗》存诗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