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故乡诸友见寄

昔别逢条桑,今还值鸣蜩。
远游淹辰节,离思结昏朝。
水宿我情懑,山栖子志超。
半生怀隐止,中道困沦漂。
虽积岩壑眷,恒违樵牧招。
日归未温席,于迈复扬桡。
仍将风波习,再与朋知遥。
杳杳寒蓬转,茫茫秋梧飘。
感仪宁乏操,慕舄岂无谣。
事系竟难解,心悬徒如摇。
唯当敦久要,不为岁寒凋。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绪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朋友深深的怀念和感慨。

诗的开始,“昔别逢条桑,今还值鸣蜩”,诗人用时间和自然景物的变迁,来展现自己的情感变化。过去离别时还是春日的桑树,如今回来却听到蝉鸣,表示已经过了一段时间。

接下来,“远游淹辰节,离思结昏朝”,诗人表达了自己远游在外,思念家乡和朋友的情感。这种思念之情日夜纠缠,不论是清醒还是睡眠,都无法消解。

在第三句到第六句中,“水宿我情懑,山栖子志超。半生怀隐止,中道困沦漂”,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旅途中遇到的种种情境,无论是停泊在水边还是栖息在山间,都无法平复内心的情感。他感慨自己半生渴望隐居山林,但中途却被困于世俗的沉浮之中。

第七句到第十句,“虽积岩壑眷,恒违樵牧招”,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但现实中却常常无法与这种生活相符的矛盾情感。他希望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生活,但现实中却常常受到世俗的干扰和牵绊。

接下来的句子中,“仍将风波习,再与朋知遥”,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再次面对生活的波折和挑战,与朋友一起共度时光。然而现实却充满了不确定性,“杳杳寒蓬转,茫茫秋梧飘”,令人感到迷茫和无奈。

然而,诗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感仪宁乏操,慕舄岂无谣”,他感慨自己的行为和追求并不缺乏道德操守,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并非空谈。尽管现实中有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

最后两句,“唯当敦久要,不为岁寒凋”,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与朋友保持长久的友谊,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疏远。这是一种坚定的友情和信念,也是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的一种坚持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波折和挑战时,对故乡和朋友的深深怀念和感慨。他用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在远游中的所见所感,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