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奉和元日(新年)之作,通过描绘宫廷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庆祝之情。
首句“帝宫通夕燎,天门拂曙开”,描述了皇宫中彻夜燃起的火 Licht,天亮时大门缓缓开启的景象。这里“燎”象征着光明和温暖,象征着新年的曙光和希望。
接着,诗句“瑞云生宝鼎,荣光上露台”,进一步描绘了皇宫中景象的辉煌。宝鼎散发着祥瑞的云彩,荣光映照在露台上。这些景象象征着吉祥和繁荣。
“华山不凋叶,宜城万寿杯”,华山四季常青,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宜城(古代地名)的万寿杯则象征着长寿和幸福。这里通过自然景观和酒杯的联想,表达了对长寿和幸福的祝愿。
最后两句“遥见飞凫下,悬知叶县来”,遥见飞翔的仙鹤(凫)降临,预示着传说中神仙叶县的使者到来。这里通过仙鹤的出现,增添了诗中的神秘色彩和对新年祝福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宫的华丽景象、自然景观以及对美好祝愿的表达,展现了对新年的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中用词华丽,意境优美,展现了唐代诗人对新年节日的浓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萧悫
萧悫,(约公元561年前后在世)字仁祖,兰陵人。生卒年不详,约北齐武成帝太宁元年前后在世。工于诗咏。天保中,公元554年(左右)入齐。武平中,公元572年(左右)为太子洗马。陈后主时,为齐州录事参军,待诏文林馆。卒于隋。悫曾于秋夜赋诗,其两句云:“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颇为知音所赏。有集九卷,(《隋书志》及《两唐书志》)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