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山居中独自饮酒、排遣寂寞的场景,展现了文人清贫却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首联"山寒未放春消息,独把单醪慰寂寥"说山间依然寒冷,春天还没到来,诗人只能靠一杯浊酒来驱散孤独。这里用"单醪"(普通的酒)和"寂寥"形成对比,突出清贫中的自我安慰。
中间两联写得最精彩。"书对圣贤为客主"是说把书本当客人又当主人,表示与书为伴的独居生活。"竹兼风雨似咸诏"用竹子被风雨吹打的声音,比喻成朝廷诏书,既写实又带着自嘲——隐居之人哪会收到诏书呢?
"醉乡城郭灯前到"写醉后仿佛看到了城镇灯火,而"愁贼戈予盏底销"把忧愁比作敌人,说能在酒杯里打败它们。这两句用夸张的想象,把借酒消愁写得生动有趣。
最后两句"野菜溪鱼随分有,不堪回首叫箪瓢"总结说:虽然只有野菜溪鱼充饥,但也不愿回想过去贫困时连饭都吃不上的日子("箪瓢"指简陋的饮食)。这里既有对现状的知足,又暗含一丝不甘。
全诗妙在把孤独清苦的生活写得很有滋味。诗人用幽默的比喻(把风雨声当圣旨、把忧愁当敌人)和夸张的想象(醉后见城郭),让独饮的寂寥场景变得生动有趣,展现了文人苦中作乐的生活智慧。
黄庶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