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叔豫刘孟恂二君子 其二

节义庐陵古所誇,宋朝冠盖盛中华。
张君旧住禾川上,里巷传呼御带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江西庐陵(今吉安)地区的节义传统和杰出人物。

前两句说庐陵自古就以崇尚节义闻名,宋朝时这里人才辈出,成为中华大地的典范。"冠盖"指达官显贵,说明当时这里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

后两句聚焦在张叔豫身上,说他原本住在禾川(可能是禾水或禾河),当地百姓都尊称他家为"御带家"。"御带"是宋代高级官员的服饰配件,这个称呼暗示张家祖上可能出过高官,在当地很有声望。

全诗通过地方传统与个人荣耀的结合,既展现了庐陵的文化底蕴,又巧妙地点出了张君的家世背景,表达了对这两位君子的敬重之情。语言朴实但内涵丰富,就像在讲述一个地方名门的故事。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