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松轩

山头未吐三更月,枕上惟间万窍风。
疑是怒涛声不敢,夜深飞雨过寒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听风的场景,充满了动感和想象力。

前两句写实景:半夜三更,月亮还没从山后露脸,人躺在床上只听见四面八方传来的风声。"万窍风"形容风声从无数孔洞中钻出,像大自然在演奏交响乐。

后两句转为联想:风声太猛烈,让人误以为是汹涌的海浪声,甚至不敢确定。深夜的雨点突然划过寒冷的天空,像一群急行的飞鸟。这里用"怒涛"比喻风声的狂暴,用"飞雨"形容雨点的迅疾,把无形的风雨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妙在:
1. 用声音作主线,从风声到想象中的浪声,再到真实的雨声,形成声音的蒙太奇
2. 动词用得精准,"吐"字让山像在吞吐月亮,"飞"字让雨有了速度感
3. 通过"疑是""不敢"的心理描写,把自然界的威力写得令人敬畏

就像用文字拍电影,短短四句既有特写镜头(枕上听风),又有全景镜头(寒空飞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深山夜雨的震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