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诵·周公
噫嗟兮文公,岿然兮秘宇。
怅王室兮多难,独勤劳兮左右。
四国流言兮冲人不知,东片问罪兮慆慆不归。
大电以风兮天威震惊,弁启金滕兮衮衣有光。
公之心兮大成文武,公之子兮建侯启土。
山川兮附庸,奄凫绎兮龟蒙。
万子孙兮承祀,亿兆人兮仰止。
惟夫子之叹嗟兮不复见子寤寐。何莽新之假摄兮文奸言而欺一世,
造作诡故而戕刘兮亦亟殄宗而绝嗣。公之圣而德协天兮何妄人之辄自俾其颠而不终兮天实表公衷而警后。
肃进拜於庙堂兮奉时之牲酒。鼓钟兮在宫,
琴瑟兮在堂。神之格兮乐享,
民欣欣兮不忘。
怅王室兮多难,独勤劳兮左右。
四国流言兮冲人不知,东片问罪兮慆慆不归。
大电以风兮天威震惊,弁启金滕兮衮衣有光。
公之心兮大成文武,公之子兮建侯启土。
山川兮附庸,奄凫绎兮龟蒙。
万子孙兮承祀,亿兆人兮仰止。
惟夫子之叹嗟兮不复见子寤寐。何莽新之假摄兮文奸言而欺一世,
造作诡故而戕刘兮亦亟殄宗而绝嗣。公之圣而德协天兮何妄人之辄自俾其颠而不终兮天实表公衷而警后。
肃进拜於庙堂兮奉时之牲酒。鼓钟兮在宫,
琴瑟兮在堂。神之格兮乐享,
民欣欣兮不忘。
现代解析
这首《九诵·周公》是一首赞颂周公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周公的忠诚、智慧和伟大功绩。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魅力:
1. 周公的形象
诗中把周公描绘成一位在周朝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怅王室兮多难,独勤劳兮左右"说明他在国家动荡时独自承担重任,尽心辅佐年幼的君主。即使被人误解("四国流言"),他依然坚守职责,东征平叛("东片问罪"),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气。
2. 天命的象征
诗中用"大电以风""天威震惊"等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周公的行为是顺应天意的。打开金滕(保存重要文书的匣子)的典故,说明他的真心最终被上天认可,连华贵的礼服("衮衣")也因此闪耀光芒。
3. 对比手法
后段用王莽篡汉的典故("莽新之假摄")与周公形成鲜明对比。王莽靠欺骗手段夺权,最终身死族灭;而周公真心为国,得到天佑。这种对比突出了周公品德的高尚,也警示后人:真正的伟大需要真诚与德行。
4. 祭祀场景的感染力
结尾描写人们祭祀周公的场景:钟鼓琴瑟声中,百姓心怀敬仰("民欣欣兮不忘")。这种热烈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周公精神的长久影响力,说明真正的英雄会被世代铭记。
这首诗用充满画面感的语言,把历史故事、道德训诫和情感抒发融合在一起。即使不了解具体典故,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中那种对忠诚、智慧的赞美,以及对虚伪奸诈的批判。它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人,不是靠权力让人屈服,而是靠德行赢得人心。
鲜于侁
(1019—1087)宋阆州人,字子骏。仁宗景祐五年进士。为江陵右司理参军。神宗熙宁初,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升副使兼提举常平。时行新法,拒不散青苗钱,且捕械贪吏,不私姻戚。苏轼称其“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徙京东西路转运使,所荐刘挚、李常等,多旧党知名者。元丰中知扬州,坐事罢。哲宗立,起为京东路转运使。后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卒。精于经术,尤长于《楚辞》。有《诗传》、《易断》等。全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