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即事奉寄故园徐处士

仆作江西少施氏,君为城北老徐翁。
诗篇忆昔欢相接,颜貌如今恨不同。
世界尽忧蔬上露,时人皆怕烛前风。
唯馀独慕神仙道,芥子虽穷寿不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隐居老友徐处士的,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点明两人现状:作者自称是江西小地方的普通人("少施氏"),而老友已是城北的隐居老者。这里暗含时光流逝的意味。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三四句写过去一起写诗唱和的快乐,与如今容颜老去的遗憾;五六句用比喻说世人都在担忧短暂易逝的事物(像菜叶上的露水、烛火前的风),暗示世俗之人都活得很焦虑。

最后两句是诗眼:唯独作者羡慕老友修道的境界——虽然生活清贫如芥子般微小,但精神境界("寿"指精神生命)却能超越物质局限。这是对老友超脱世俗生活的赞美,也暗含自己向往这种生活状态。

全诗用家常话写深挚情,通过"露水""烛风"等日常意象,把人生短暂与修道超脱的主题说得明白如话。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物质虽贫精神富足"的人生态度,这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