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李舒园元沪读郁离子诗十二首 其七

泗滨有美石,可以谐八音。取之荐郊庙,声价比璆琳。

宝秘不敢亵,曾为夔所钦。孟尝求作磬,父老喜不任。

斋戒肃使者,拳拳意何深。置石于外朝,已拂父老心。

乃为下宫碣,颠倒谁能堪。弗谢而出走,仰天叹浮沉。

一石既失信,秦越交相侵。趋驾谢父老,迎石表厥忱。

贤士辱泥途,哀哉匪自今。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了一个关于诚信和尊重的寓言故事,用一块美石的遭遇比喻人才不被重用的社会现象。

故事情节: 1. 泗水边有块能做乐器的美石,声音比美玉还动听,连音乐大师夔都赞赏。当地人把它献给朝廷用于祭祀,非常珍视。 2. 孟尝君派人来取石头时,当地人斋戒沐浴郑重接待。但朝廷把石头随意放在宫外,后来又拿来垫宫殿台阶,完全不当回事。 3. 当地人觉得受辱,愤然离开。结果朝廷失去诚信后,内外矛盾爆发,最后不得不重新隆重迎接这块石头。

深层含义: - 美石象征人才:就像石头有珍贵价值却被随意对待,很多贤能之士也常被当权者轻视浪费。 - 诚信的重要性:当权者失信于民(就像随意对待贡石),就会失去民心,引发混乱。 - 尊重是相互的:诗中当地人郑重其事的态度,与朝廷轻慢的态度形成强烈对比,说明对人才/贡品的态度反映执政者的品格。

现实启示: 今天依然能看到类似现象——真正的人才不被重用,反而被随意安置在不合适的位置。诗中"贤士辱泥途"的感叹,道出了古今怀才不遇者的共同心声。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是治国还是用人,真诚尊重才是根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