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为政歌

黼帐夜分常监寐,凤轩端委敷文治。
肇建元封陟介丘,寝寻毖祀临汾水。
茂烈馨香久际天,精心励翼弥恭已。
体道推仁洽惠和,斲凋归厚蠲华侈。
怀柔四貊尽来庭,边圉无尘似平砥。
尧德钦明惇茂族,汉条宽大措祥刑。
永观禹画同文轸,更伫虞巡审量衡。
睿政无为犹日慎,布昭谟训掩汤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奉和御制为政歌》是一首赞美古代明君治国理政的诗歌,用现代语言来解读,可以这样理解:

1. 勤政爱民:诗中提到皇帝深夜还在批阅奏章("黼帐夜分常监寐"),白天则专心处理政务("凤轩端委敷文治"),说明他勤勉尽责,不辞辛劳。

2. 重视礼仪:描述了皇帝举行封禅大典("肇建元封陟介丘")和祭祀活动("寝寻毖祀临汾水"),体现他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3. 德政惠民:诗中赞扬皇帝推行仁政("体道推仁洽惠和"),反对奢侈浪费("斲凋归厚蠲华侈"),让百姓过上安稳生活。

4. 边疆安定:提到四方少数民族都来朝贡("怀柔四貊尽来庭"),边境和平无战事("边圉无尘似平砥"),说明国家强盛,外交成功。

5. 以史为鉴:诗中提到效法尧舜("尧德钦明")和汉朝("汉条宽大")的治国之道,重视法律公正("措祥刑")和度量衡统一("审量衡")。

6. 谦虚谨慎:最后强调即使国家治理得很好("睿政无为"),皇帝仍然保持谨慎("犹日慎"),不骄傲自满。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代明君的治国方略,实际上是在表达理想的政治理念:勤政、仁爱、节俭、和平、公正和谦虚。这些价值观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意义,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好皇帝"的期待标准。诗歌用典雅的比喻和对称的句式,让这些政治理念显得更加庄严美好。

夏竦

夏竦(985—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