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夜闻伯元兄鼾声不止,余梦呼而起

梦中恐怖忧天堕,历历山河动劫灰。
我起惟闻鼾四壁,一呼长夜做惊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非常生动的画面,描写了一个失眠者深夜的焦虑与孤独。

第一句"梦中恐怖忧天堕"像电影镜头:作者做噩梦惊醒,梦见天塌下来的恐怖场景。这种夸张的想象其实反映了内心深处的焦虑——就像现代人常说的"压力大到感觉天要塌了"。

第二句"历历山河动劫灰"继续放大这种不安:连山河都在灾难中化为灰烬。这里用"劫灰"这个佛教用语,暗示这种焦虑不是暂时的,而像世界末日般令人绝望。

转折出现在第三句"我起惟闻鼾四壁":当作者惊醒后,只听见房间里此起彼伏的鼾声。这个细节特别真实——失眠的人最懂这种听着别人熟睡自己却醒着的煎熬。"鼾四壁"的描写既幽默又心酸,鼾声仿佛从四面墙传来,凸显孤独感。

最后一句"一呼长夜做惊雷"最精彩:把普通的打呼噜声比作"惊雷",这种夸张反差既好笑又深刻。雷声本该惊醒沉睡的人,在这里却反衬出失眠者的清醒。一个"惊"字,既形容鼾声如雷,也暗示作者被这声音惊扰的无奈。

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出了史诗感:打呼噜这种生活琐事,在诗人笔下变成了"天塌地陷"的大事件。这种小题大做的写法,反而精准捕捉到了深夜失眠时那种被无限放大的焦虑感。我们都有过深夜独醒的经历,诗人用"天塌地陷"的夸张比喻,替所有人说出了那种"全世界都在安睡,只有我独自清醒"的孤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