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节妇诗
节母程,嫔于孙,阅六载,琴瑟敦。
夫夭亡,妾无子,死从夫,生何恃。
堕楼不死神扶持,投缳复被旁人知。
舅姑来,向妇泣,两叔未娶亲发白,汝夫不幸归黄泉,汝宜代夫尽子职。
舅姑言终妇泪流,妇敢先死贻亲忧。
良人地下姑少待,此身暂为双亲留。
下抚两叔,上持舅姑。
数年月照罗帏孤,夫已墓木拱,妾亦泪眼枯。
嗟哉!
两叔相继殁,舅姑心摧妇泣血。
所遭竟如此,天心讵可测。
鬻我嫁时钗,开我镂金箱,为翁置妾延烝尝。
叔生未几翁姑亡,孤嫠吊影增凄凉。
族中鬼■({巾惑})凭陵久,茕茕衰门妾独守。
叔长娶妇妇举男,妾抱字之夫有后。
画荻丸熊心力瘁,儿年十八游伴水。
儿游泮水母心喜,可见舅姑夫子矣。
六十八年完节身,生固非生死非死。
呜呼,立孤难,死节易,婴与杵,当年事。
处易不得乃处难,请看桐乡节母茹荼志,巾帼须眉固无异。
夫夭亡,妾无子,死从夫,生何恃。
堕楼不死神扶持,投缳复被旁人知。
舅姑来,向妇泣,两叔未娶亲发白,汝夫不幸归黄泉,汝宜代夫尽子职。
舅姑言终妇泪流,妇敢先死贻亲忧。
良人地下姑少待,此身暂为双亲留。
下抚两叔,上持舅姑。
数年月照罗帏孤,夫已墓木拱,妾亦泪眼枯。
嗟哉!
两叔相继殁,舅姑心摧妇泣血。
所遭竟如此,天心讵可测。
鬻我嫁时钗,开我镂金箱,为翁置妾延烝尝。
叔生未几翁姑亡,孤嫠吊影增凄凉。
族中鬼■({巾惑})凭陵久,茕茕衰门妾独守。
叔长娶妇妇举男,妾抱字之夫有后。
画荻丸熊心力瘁,儿年十八游伴水。
儿游泮水母心喜,可见舅姑夫子矣。
六十八年完节身,生固非生死非死。
呜呼,立孤难,死节易,婴与杵,当年事。
处易不得乃处难,请看桐乡节母茹荼志,巾帼须眉固无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程氏的寡妇坚守节操、含辛茹苦支撑家庭的感人故事。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在家庭变故中展现的坚韧品格。
开篇交代背景:程氏嫁给孙家六年,夫妻恩爱,但丈夫早逝且无子嗣。她本想殉情(跳楼、上吊都被救下),但公婆哭着劝她:"两个小叔子还没成家,我们年迈无人照料,你要替丈夫尽孝"。程氏于是决定活下去照顾家庭。
中间部分描写她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白天照顾公婆和小叔子,夜晚独守空房以泪洗面。后来变卖嫁妆为公公纳妾延续香火,但小叔子们相继去世,公婆也离世,她独自面对族人的欺凌。直到把小叔子的儿子抚养成人(教孩子读书累到心力交瘁),孩子十八岁考取功名时,她终于觉得可以告慰亡夫和公婆了。
结尾用对比手法升华主题:像程氏这样"活着守节"比"殉情而死"更难能可贵。就像古代程婴保护赵氏孤儿的故事,选择艰难地活着完成责任,比简单殉节更需要勇气。最后强调程氏这样的女性,其精神气节与男子并无二致。
全诗通过具体生活细节(跳楼被救、变卖首饰、熬夜教子等)展现人物形象,没有空洞说教。最打动人心的不是"守节"这个旧道德观念本身,而是一个普通女性在绝境中爆发出的生命韧性,以及她对家庭责任的担当。这种跨越时代的人性光辉,正是诗歌的永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