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寺

万木乱参天,孤峰对铁船。
客因看画至,寺以伏龙传。
宝笈悲前代,薄团坐小年。
松花吹不定,半落讲堂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龙寺的幽深景色和禅意氛围,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用"万木参天"和"孤峰铁船"的对比,勾勒出寺庙被茂密森林环绕、与险峻山峰对峙的壮观景象。"铁船"可能是形容山石的奇特形状。三四句巧妙交代了游人慕名而来的原因:既为欣赏如画风景,也为探访"伏龙传说"的神秘寺庙。

五六句笔锋一转,带出历史沧桑感。"宝笈悲前代"暗示寺庙珍藏的经书承载着前朝兴衰,而僧人"薄团坐小年"的日常打坐画面,又平添几分超脱尘世的禅意。最后两句最为生动,松花随风飘舞、散落讲堂的场景,既点明时节(春季),又以动态的落花反衬寺庙的静谧,让人仿佛能看见花瓣飘落的轨迹,听见讲堂里的诵经声。

全诗通过空间(山林-寺庙)、时间(前朝-当下)、动静(乱参天-坐小年)的多重对比,在40个字内构建出一个充满禅机、令人神往的修行圣地。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热闹中的宁静"——游人往来、松花纷飞的热闹,反而更衬托出寺庙超越时空的永恒宁静。

闵麟嗣

(1628—1704)安徽歙县人,字宾连,一字檀林。寓江都,籍扬州府学生。工诗古文及行楷篆籀。有《黄山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