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六月盛暑中过翼然亭小寐

拂枕松风卧翼然,梦回那信是炎天。
泉声只在桃花下,一似庐山听雨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描述了他在炎热的夏天在翼然亭小憩的情景。

首句“拂枕松风卧翼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炎热的夏日中,被凉爽的松风拂醒,然后舒服地躺下,仿佛躺在了翼然亭上。这里的“翼然”一词,形容的是亭子的形状,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第二句“梦回那信是炎天”,则转入梦境。诗人在梦中回到了炎热的夏天,这种体验让他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这里的“炎天”指的是酷热的夏天,而“梦回”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对比感受。

第三句“泉声只在桃花下”,进一步描绘了梦境中的环境。诗人仿佛听到了泉水的声音,但声音似乎只在桃花树下传来,这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幽静的氛围。

最后一句“一似庐山听雨眠”,则是将梦境与庐山听雨的情景相联系。诗人在梦中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听着雨声入睡。这里的“庐山”指的是庐山瀑布,而“听雨眠”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翼然亭小憩的情景,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炎热夏日的感慨。同时,诗歌也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