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锡泉

大士西方来,诛茆老幽麓。
振锡风云上,飞泉涌山腹。
一泓自清甘,千里田畴足。
源深而流长,何必贵川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高僧(大士)从西方来到深山修行,用锡杖点地后,山中涌出清泉的故事。全诗语言朴实却充满禅意,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修行者的力量 前四句用"诛茆"(砍茅草)、"振锡"(挥锡杖)两个动作,展现高僧在深山开辟修行之地的场景。最神奇的是他锡杖一杵,竟让山腰涌出泉水,这种超自然描写突出了修行者的非凡境界。

2. 清泉的象征 后四句聚焦泉水特质:清澈甘甜(自清甘)、滋养农田(田畴足)、源远流长。这实际在比喻佛法——看似平淡(不必贵川渎)却能量无穷,能润泽众生,就像泉水默默滋养千里农田。

3. 深远的启示 最后两句是诗眼:真正的伟大不在于表面壮观(川渎指大江大河),而在于内在的深厚持久。这提醒我们:有价值的事物往往低调却影响深远,就像这眼山泉,比喧嚣的江河更可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