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登山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野趣和人情味。
开头写使者清晨来访,曙光初现,沿着长满青苔、布满白石的高耸山路前行。这里用"曙色开"形容天色渐亮,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特别精彩:山间藤萝缠绕溪涧,山峰高耸入云;透过松竹掩映的窗户,主客举杯对饮。鸟儿似乎听懂歌声结束,随着客人散去;仙鹤知道茶已煮好,伴着僧人归来。这些描写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了,鸟和鹤仿佛通人性,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提醒人们:别看四周风景优美,其实还有很多贫苦百姓生活在荒草丛中。这一转折让诗歌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注。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登山路途,到山中雅聚,最后拉远镜头展现社会全景。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情之趣,还暗含对现实的思考,读来很有层次感。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