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泛歌
悠悠兮远征。倏倏兮暨南荆。南荆兮临长江。临长江兮讨不庭。
江水兮浩浩。长流兮万里。洪浪兮云转。阳侯兮奔驰起。
惊翼兮垂天。鲸鱼兮岳跱。縻芜纷兮被皋陆。修竹郁兮翳崖趾。
望江之南兮遨目桂林。桂林蓊郁兮鹍鸡扬音。凌波兮愿济。舟楫不具兮江水深。
沈嗟回盻于北夏。何归轸之难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江上泛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长江行旅图,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变化,展现了旅途中的豪情与惆怅。
开篇以"悠悠远征"带出漫长的旅程,用"倏倏"形容快速抵达南荆(荆州),暗示行军或远行的迅疾。当诗人面对浩荡长江时,"讨不庭"三字透露出此行可能带有某种使命(如征战或巡守)。
中间部分用一连串雄浑的比喻渲染江景:江水万里奔流,浪花如云翻滚,传说中的水神(阳侯)驾浪飞驰。最精彩的是"惊翼垂天,鲸鱼如山"的描写——将飞鸟的翅膀比作垂天之云,鲸鱼如山峰矗立,这种夸张手法让江面顿时有了神话般的壮美。岸边则是香草(縻芜)遍野,修竹掩映的静谧景象,刚柔相济的笔法令人印象深刻。
当视线转向江南的桂林(非今日广西,应指桂树林),鹍鸡(古代传说中的大鸟)的鸣叫又添一分空灵。诗人想渡江却苦于"舟楫不具",这个细节突然将豪迈的江景拉回现实困境,引出最后"北望故乡难归"的叹息——就像车轮找不到归路般迷茫。
全诗最妙处在于:前半段用神话般的笔调写江之壮阔,后半段急转直下写人之渺小,巨大的反差恰恰道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力感。那些看似夸张的浪花、飞鸟、鲸鱼,其实都是诗人内心澎湃与忧虑的外化。最终"找不到回家路"的感慨,让这首看似写景的诗有了深沉的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