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晚眺

溪流日易斜,疏树寒声起。
一鸟逐云归,行人去不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黄昏溪边的宁静画面,语言简单却充满动感。

溪水在夕阳下泛着斜光("溪流日易斜"),稀疏的树枝间传来寒风的声音("疏树寒声起")。这两个静态景物通过"斜"和"起"变得生动起来,让读者仿佛看到阳光在水面移动,听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后两句突然出现动态场景:一只鸟追着云彩飞向远方("一鸟逐云归"),而路上的行人还在不停地赶路("行人去不已")。鸟和人的"追逐"形成巧妙对比——鸟儿是自由地追随自然,人却是为生活奔波。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事的不同节奏。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下的短视频:前两句是空镜头,后两句加入动态元素。短短20个字,既有视觉(斜阳、飞鸟),又有听觉(寒声),还有深刻的感悟(人与自然的不同状态)。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画面,让读者感受到黄昏时分那种淡淡的惆怅和人生奔波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