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一首 其九
秦帝扫六合,汉武开边疆。
雷霆肃号令,日月昭辉光。
搏桑海日出,驾石驱桥梁。
徐市去不返,溟波浩茫茫。
嵩高一登览,山呼撼穹苍。
汉史岂足纪,诬言有荒唐。
蓬莱何时到,白骨归山冈。
惜哉英雄主,弱弄非刚强。
雷霆肃号令,日月昭辉光。
搏桑海日出,驾石驱桥梁。
徐市去不返,溟波浩茫茫。
嵩高一登览,山呼撼穹苍。
汉史岂足纪,诬言有荒唐。
蓬莱何时到,白骨归山冈。
惜哉英雄主,弱弄非刚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位雄主为切入点,通过对比他们的功业与遗憾,揭示了权力与生命的永恒矛盾。
前四句用"扫六合""开边疆"等磅礴词汇,展现两位帝王统一天下、开疆拓土的霸气。"雷霆""日月"的比喻更凸显他们如天神般的威严。但紧接着笔锋一转,用徐福东渡求仙的典故("徐市去不返"),暗示追求长生不过是场空梦。茫茫大海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嵩高一登览"到"诬言有荒唐"这段,讽刺了统治者好大喜功的本性。汉武帝登嵩山时百官山呼万岁,史书记载的祥瑞吉兆,在诗人看来都是自欺欺人的把戏。最后六句是全诗警醒之处:蓬莱仙山永远无法到达,英雄终将化为白骨。即便强势如秦皇汉武,面对死亡时也显得脆弱可笑。
全诗最精彩的是结尾"弱弄非刚强"——表面在批评统治者故作柔弱(比如汉武帝晚年求仙的荒唐),实则暗指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对生命局限的清醒认知,比帝王的赫赫功业更触动人心。诗人用历史典故告诉我们:再伟大的功业也敌不过时间,这才是最深刻的英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