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烂柯山》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古老的山景图,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它的魅力。
首句“山作危梁千尺横”,形象地描绘了山势险峻,像悬空的桥梁一样横卧在眼前,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接着“一天金泛月波清”,则描绘了夜晚山间月光如水,清亮透明的景象,增添了一丝宁静与神秘感。
“幽禽不复惊棋响,深谷犹能答斧声”两句,通过“幽禽”和“斧声”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对比出山中的安静和深远。幽禽在这里指的是山中的鸟儿,它们已经习惯了棋子碰撞的声音,不再感到惊慌;而斧声虽在深谷中回响,但山间似乎依然保持着一种宁静的状态,仿佛在回应。
接下来的“塔坏尚余鸿雁意,井荒谁放辘轳鸣”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残破的古塔和荒废的古井,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残破的塔依然保留着鸟儿飞翔的痕迹,荒废的井似乎在倾诉着过去的故事,这两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转。
最后一句“试将比较天台景,只欠璁珑琪树英”则通过比较烂柯山和天台山的风景,点明了烂柯山的景色虽美,但似乎缺少了一些仙境般的景象,暗示了烂柯山的独特魅力和未被完全开发的自然美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景、声音和残迹,展现了烂柯山的幽静与历史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感慨和向往,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历史的厚重。
汪忱
汪忱,南溪县人。明朝永乐甲午(1414)举人,永乐十三年乙未科(1415)殿试的第三甲第99名,赐同进士出身。曾经在南溪县云台书院读书学习。做过正八品评事官。创作过三首《云台山采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