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一作秋千)词
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
少年儿女重鞦韆,盘巾(一作中)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下来立定(一作地)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一作睹)鸣(一作明)珰斗(一作闻)自(一作斗身)起。
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少年儿女重鞦韆,盘巾(一作中)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下来立定(一作地)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一作睹)鸣(一作明)珰斗(一作闻)自(一作斗身)起。
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少女们荡秋千时的欢乐场景,充满青春活力与竞技趣味。
开篇用"长长丝绳""高百尺"的夸张描写,突出秋千的高耸壮观。少女们精心打扮,把裙带分系两边,为游戏做好准备。"双手向空如鸟翼"这个比喻特别精彩,让人仿佛看见少女们张开双臂像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的自由姿态。
游戏过程中充满戏剧性:她们荡完一轮后要重新系紧衣裙,既怕风吹乱衣裳,又不甘心只荡很低的高度。"傍人送上那足贵"一句点出少女们不服输的劲头,非要靠自己蹬地发力才够尽兴。最有趣的是她们争强好胜的样子——非要荡得和树梢一样高,结果发钗都甩掉了还在较劲。直到脚踏实地后,才后怕地感到腿软。
全诗通过"系衣-起荡-争高-后怕"的连贯动作,把少女们既爱美又贪玩、既胆大又天真的性格刻画得活灵活现。那些甩落的发钗、凌乱的裙摆,都是青春最生动的注脚。诗人用明快的笔触,让我们看见了古代少女们鲜活的游乐场景,这种跨越时空的青春气息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