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陈仓(今陕西宝鸡一带)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的对比,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写眼前实景:诗人走在高悬的栈道上,眼前豁然开朗,秋日的平原辽阔苍茫。这里曾是周朝兴起之地,如今却找不到当年王朝的痕迹,只有卖酒的高楼矗立着。通过"无片土"和"有高楼"的对比,暗含繁华易逝的沧桑感。
后四句由实转虚:远望华山云雾缭绕,近看渭水奔流不息。诗人联想到姜子牙在磻溪钓鱼终遇周文王的故事,反观自己年岁已老却未遇明主,不禁心生愁绪。最后两句用"思"和"愁"点明主旨,将历史典故与个人境遇自然结合。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 1. 空间上由险峻栈道到开阔平原,形成视觉张力 2. 时间上跨越古今,用历史反衬现实 3. 情感上从客观写景到主观抒情,层层递进
诗人用通俗的"卖酒高楼"对比"兴王故地",用"老夫愁"呼应"钓鱼翁",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体会怀才不遇的普遍情感,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