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

十年梦不到丘壑,清坐喜看寒瘦姿。
玉立一峰森黛色,虬蟠九节漾风漪。
涓涓月露欲生处,漠漠溪云未散时。
却笑轻狂桃李眼,臞仙风韵不能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石菖蒲的清雅风姿,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它不同于凡俗花草的独特气质。

前四句写实景:诗人说自己十年都没能实现隐居山林的梦想,现在只能静静欣赏这株清瘦的石菖蒲。它像一座墨绿色的山峰般挺拔,盘曲的根节在水中荡起波纹。这里用"玉立""虬蟠"两个生动的比喻,把静止的植物写得充满动感。

后四句转入意境描写:在月色朦胧、露水将凝的黎明时分,在溪边云雾缭绕的静谧时刻,石菖蒲展现出最动人的姿态。诗人嘲笑那些只爱桃李的俗人,他们永远看不懂这株"瘦仙人"(臞仙)的高洁风韵。

全诗妙在三点: 1. 把普通植物写出山水气势,根茎如山峰,水纹似云烟 2. 用桃李的艳丽反衬菖蒲的清瘦,突出其超凡脱俗 3. "欲生""未散"等词语营造出朦胧意境,像一幅正在展开的水墨画

诗人其实是以石菖蒲自喻,表达自己不合流俗的品格追求。最动人的是那种在静谧中暗自生长的生命力,不需要鲜艳夺目,自有其孤高清雅之美。

刘应时

四明人,字良佐。喜好诗,与陆游、杨万里友善。有《颐庵居士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