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乙丑七月幕谷游何萧卿乘月独游淡岩书事兼简零陵宰君李兄秀实
渡过潇江日已曛,影和明月共三人。
名岩近郭别州少,好事更谁如我真。
绝顶有天浮碧树,凌秋无暑断红尘。
终当早弃人间事,来与山僧作并邻(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三五)。
名岩近郭别州少,好事更谁如我真。
绝顶有天浮碧树,凌秋无暑断红尘。
终当早弃人间事,来与山僧作并邻(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三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月下游览淡岩的闲适心境,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山林的向往。
开头两句"渡过潇江日已曛,影和明月共三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月夜独行图:傍晚渡过潇江时,月光下自己的影子与明月相伴,仿佛三人同行。这里"三人"的想象既有趣又富有诗意,展现了独处时的浪漫情怀。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淡岩的清幽。"名岩近郭别州少"说这处名胜靠近城郭却很幽静;"好事更谁如我真"自豪地说没人像自己这样懂得享受这份清趣。"绝顶有天浮碧树"写山顶树木仿佛浮在空中;"凌秋无暑断红尘"强调这里秋高气爽,远离尘嚣。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间的清凉与宁静。
最后两句"终当早弃人间事,来与山僧作并邻"直抒胸臆,表示要早日抛开俗务,来与山中的僧人做邻居。这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古代文人常见的"出世"情怀,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些许无奈。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通过月夜独游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诗中"影和明月共三人"的奇妙想象,"绝顶有天浮碧树"的优美画面,都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让读者在平淡字句中感受到不平凡的诗意。
游何
游何,字萧卿,幕谷(今陕西乾县西北)人(《金石萃编》卷一三五)。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为荆湖南路转运判官(《金石补正》卷一○六)。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