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浔阳死节歌
蜀川会汉投匡庐,浔阳之厄江西枢。
李侯仗节忠贯日,存没誓与城池俱。
夫何郡将弛练卒,世禄忍负私其躯。
寇来谈笑启关遁,坐使邑井成丘墟。
侯时力疾短兵奋,臣首当血心当刳。
魂归谒帝恸伏阙,涂地肝脑民何辜。
臣衷愿沥付渠荅,臣首欲飞宜仆姑。
誓坚红壁歼众丑,却扫淮蔡匡全吴。
黄尘四低黑风淡,赤豹腾驾苍虬呼。
山川几劫铸英气,上溯古昔谁其徒。
平原汗马河北重,江淮安堵睢阳孤。
颜张凛凛心未死,迥立千载诚相孚。
况闻有子殊激烈,义在从父轻头颅。
石头之袁姑孰卞,两间忠孝何时无。
纷纷卖降与弃甲,仰视汗喘呀长吁。
惟公盖自元气立,顾盼所取皆诗书。
当年射策首多士,已分一念金无渝。
勖哉谋国慎所托,古今大勇惟真儒。
李侯仗节忠贯日,存没誓与城池俱。
夫何郡将弛练卒,世禄忍负私其躯。
寇来谈笑启关遁,坐使邑井成丘墟。
侯时力疾短兵奋,臣首当血心当刳。
魂归谒帝恸伏阙,涂地肝脑民何辜。
臣衷愿沥付渠荅,臣首欲飞宜仆姑。
誓坚红壁歼众丑,却扫淮蔡匡全吴。
黄尘四低黑风淡,赤豹腾驾苍虬呼。
山川几劫铸英气,上溯古昔谁其徒。
平原汗马河北重,江淮安堵睢阳孤。
颜张凛凛心未死,迥立千载诚相孚。
况闻有子殊激烈,义在从父轻头颅。
石头之袁姑孰卞,两间忠孝何时无。
纷纷卖降与弃甲,仰视汗喘呀长吁。
惟公盖自元气立,顾盼所取皆诗书。
当年射策首多士,已分一念金无渝。
勖哉谋国慎所托,古今大勇惟真儒。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李浔阳的英雄人物宁死不屈的故事,歌颂了他的忠义精神。我用大白话帮你拆解:
1. 故事背景:
- 李浔阳在江西九江(古称浔阳)守卫城池,当时敌军来犯。其他守将贪生怕死,偷偷打开城门逃跑,导致城池沦陷。只有李浔阳带病坚持战斗,最终壮烈牺牲。
2. 英雄形象:
- 诗中用"忠贯日"形容他的忠诚像太阳一样耀眼,"短兵奋"描写他带病持短兵器搏斗的场面。
- 特别感人的是死后"魂归谒帝"的想象——他的魂魄还要去向皇帝哭诉百姓的苦难,展现心系苍生的情怀。
3. 对比手法:
- 把李浔阳和其他"卖降与弃甲"的逃兵对比,突出"真英雄"与"懦夫"的区别。
- 还提到历史上著名的忠臣颜真卿、张巡(守睢阳的将领),说李浔阳和他们一样名垂千古。
4. 深层含义:
- 诗人强调真正的勇气来自"诗书"教化("顾盼所取皆诗书"),读书人也能成为大英雄。
- 最后一句"古今大勇惟真儒"点明主旨:有学问又有骨气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5. 艺术特色:
- 用"赤豹腾驾苍虬呼"这种神话意象渲染悲壮氛围
- "黄尘四低黑风淡"等环境描写烘托战争惨烈
- 通过"臣首欲飞宜仆姑"(我的头可以砍,但忠心不改)等直白宣言增强感染力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把一个宁死不降的地方官,塑造成了堪比神话英雄的崇高形象。它告诉我们:在危难时刻,知识分子的骨气往往比武力更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