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建造城墙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安全的渴望和对神灵的敬畏。
首先,“筑城奕奕,于以固敌。”意思是说,建造城墙气势宏伟,目的是为了防御敌人。这里用“奕奕”形容城墙高大坚固,给人一种安全的感觉。
其次,“咨尔寺兮,发郊外冢甓。”这里的“寺”指的是负责建造城墙的官府,“冢甓”是指用来建造城墙的砖块。这句话的意思是,向负责建造城墙的官府发出命令,从郊外运来砖块。
然后,“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即使死去也不知道城墙是否能够真正保护我们,仍然有不安。
最后,“若其有知,惟上帝是谪。”这里的“谪”是责罚的意思。如果城墙真的能够保护我们,那么这应该归功于上帝的保佑。
整首诗通过建造城墙的场景,反映了人们对安全的向往和对神灵的敬畏。人们希望通过坚固的城墙来抵御敌人,但同时也意识到,即使城墙再坚固,如果没有神灵的保佑,仍然无法完全确保安全。这种对安全的渴望和对神灵的敬畏,正是这首诗的精髓所在。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