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略带哀伤的场景,核心意象是"石间道人影"——一个始终模糊不清、似有似无的仙人身影。
开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石缝中若隐若现的仙人影子,飘过的云朵里站着列位神仙。诗人试图呼唤仙人现身,就像我们对着山谷喊话期待回应。但后四句笔锋一转:仙人始终没有真正现身,影子也始终没有消失。最后诗人含泪向仙人告别,承认这或许就是天地间永恒的真相。
全诗妙在营造出一种"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永恒遗憾。那个石间影子就像我们追求的理想或真理——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却永远无法完全把握。结尾的"含涕"不是悲伤,而是对生命局限性的坦然接受。诗人用简单的画面告诉我们:有些美好不必拥有,远远守望也是一种圆满。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