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丞相言不售,范阳烽火连京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但通过历史典故和画面感极强的描写,传递出深刻的讽刺和忧患意识。

第一句"曲江丞相言不售"说的是唐朝贤相张九龄(曲江人)的忠告不被皇帝采纳。这里用"不售"(卖不出去)这个生活化的比喻,生动表现了忠臣良言被当权者无视的无奈,就像商贩的好货物无人问津。

第二句"范阳烽火连京畿"笔锋突转,描绘安禄山(范阳节度使)造反的战火直逼长安的紧急景象。前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前一句是忠言被弃的平静朝堂,后一句是战火连天的动荡现实,用这种反差揭示出"不听忠言必酿大祸"的道理。

全诗最妙处在于用两个具体的历史场景,就完成了从"因"到"果"的完整叙事。就像用两张对比鲜明的照片:一张是朝堂上被扔进废纸篓的谏书,一张是边境燃起的冲天狼烟,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因果关系。这种以小见大、言简意赅的表现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邹补之

衢州开化人,字公兖。受业朱熹、吕祖谦之门。孝宗淳熙间进士。累官通判江宁府。有《春秋语孟注》、《兵书解》、《宋朝职略》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