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三

一马龙骧后,中朝草创初。秉枢登政路,扈跸拥宸裾。

像入云台画,名标玉府书。太平资旧德,不及驾安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纪念一位名叫张公的高官而写的挽诗。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诗歌开篇用"一马龙骧"的比喻,形容张公像一匹昂首奔腾的骏马,在朝廷初创时期就展现出非凡才能。"龙骧"这个词既描绘了骏马奔腾的姿态,也暗喻人才出众。

第二,中间四句具体描述张公的仕途成就:他掌握国家重要部门("秉枢登政路"),跟随皇帝出行("扈跸拥宸裾"),画像被收入表彰功臣的云台,名字载入皇家典籍。这些都是在说张公位高权重、功勋卓著。

第三,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带有惋惜之情:虽然张公的德行能为太平盛世做出贡献,却没能等到坐享清福的晚年。"驾安车"指的是退休后安享晚年,这里暗示张公可能是在任上去世的。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具体事例,既赞扬了张公的政治成就,又流露出对英才早逝的遗憾。诗人用"龙马""云台"等意象,让严肃的挽诗显得庄重而不失文采,最后两句的转折更增添了情感深度。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