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效元白体作荔枝歌

南行五月殊苦热,火云莽莽炎飙烈。
况历山城瘴气多,复经涨海心如惙。
久闻丹荔誇荔洲,征夫恰值濯枝节。
船头望见繁星垂,未曾入齿先怡悦。
缓程系缆促舟人,亟买盈筐要新撷。
千颗黑叶须臾至,才见流涎同饕餮。
绛绡乍启即魂惊,爪肤未忍怜奇绝。
细剥嫣红出莹然,氤氲满眼咀冰雪。
润喉那得顾中消,恣啖岂敢辞吻裂。
座中相饷劝加餐,愿予多端品题切。
苞如紫障围玉颜,坼如解襦吹烛灭。
脱如赤盘泻月珠,堆如肪脂并刀截。
膜如点酪水晶盐,瓤如盛酿玻璃澈。
光如汤饼试素汗,味如蒲萄剧清冽。
嚼如甘露液无滓,含如好女妃唇齧。
芳泽无定属生香,色态有质都不屑。
荔支之美乃至此,似予所见徒饶舌。
玉环惯爱走红尘,君谟好事杀青列。
自非亲见果予腹,翻笑前人作口孽。
还忆故乡当兹辰,赏心佳果满园拆。
虽有朱樱与醉李,一一方此味俱劣。
人生若不食荔支,枉用繁华住江浙。
作歌聊复仿竹枝,传倡江头助鼓枻。
为分馀润及长年,漫停邪许且三咽。
更拟饱吃百千回,蔗浆十斛重须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南行途中品尝荔枝的经历,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几个关键部分:

1. 开头的环境描写:诗人在南行五月时,感受到了特别炎热的天气和强烈的热风,再加上多瘴气的山城与海水,这些环境因素使得当时的情境显得非常艰苦。

2. 荔枝的传说:诗中提到听闻荔枝在荔洲非常有名,恰逢征夫从树上采摘新鲜的荔枝,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愉悦。这时候诗人远远就看到了枝头挂满的荔枝,还未品尝就已经感到非常开心。

3. 品尝过程:诗人详细描述了从买荔枝、剥荔枝到品尝的过程。荔枝剥开后,红彤彤的果肉像冰块一样清爽。诗人惊叹于它的美丽,用各种自然界的美好事物来比喻荔枝的色泽和口感,比如像紫罗兰般的果托,剥开迅速消失的蜡烛火焰,像满月的月珠,白色的脂肪般的质感等等。

4. 对比与总结:诗中提到虽然有其他水果如樱桃和醉李,但都比不上荔枝的美味。诗人遗憾地说,如果人生中没有尝过荔枝,那就白活在繁华的江浙了。最后,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分享这次美好的经历,并表达对荔枝的喜爱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荔枝的美丽和美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深深喜爱之情。这种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情感的手法,使得诗歌既具形象性又充满情感色彩,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喜悦与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