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南山清隐庵

古刹百盘上,山僧一个迎。
题诗有县尉,檀越是书生。
栖鸽留禅侣,枯松落梵声。
寻常樵汲罢,烂煮芋头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山古庵的宁静生活,充满烟火气和禅意。

前两句写爬山访寺的场景:古寺藏在盘旋的山路尽头,只有一位老僧出来迎接。没有隆重排场,反而显得朴素真实。

中间四句用几个生活片段展现庵中日常:县尉(小官员)在墙上题诗,书生(读书人)来布施香火;鸽子停在屋檐与僧人作伴,风吹枯松发出诵经般的沙沙声。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寺庙与世俗的自然交融,既有文人雅趣,又有山林野趣。

最后两句最妙:僧人砍柴打水后,煮一锅软烂的芋头羹当饭。这个画面把修行拉回人间——禅不在虚无缥缈处,就在劈柴烧饭的寻常日子里。热腾腾的芋头羹,比任何深奥的佛理更能体现"清隐"的真谛。

全诗像一组山林纪录片镜头,没有刻意说理,但透过僧人简朴自足的生活,自然传递出淡泊安宁的意境。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修行就在日常中"的平淡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