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怀啸迟用白石韵
已飘尽春风残絮,夏绿沈沈,远迎朱户。
杜宇声哀,天涯游子竟何许。
别经年矣,最触目,青榆树。
树底共徘徊,记去岁、朝朝如此。
昏暮。
看残星入海,海国浪花无数。
飞来海鹤,急将者、锦函交付。
切嘱是、莫滞归期,任花鸟、飘零无主。
极目望潇湘,拂尽泪痕如缕。
杜宇声哀,天涯游子竟何许。
别经年矣,最触目,青榆树。
树底共徘徊,记去岁、朝朝如此。
昏暮。
看残星入海,海国浪花无数。
飞来海鹤,急将者、锦函交付。
切嘱是、莫滞归期,任花鸟、飘零无主。
极目望潇湘,拂尽泪痕如缕。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春夏之交思念远方朋友的深情。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上片开头用"飘尽春风残絮"点明季节转换,柳絮飘完的暮春时节,接着"夏绿沉沉"带出初夏浓绿的景象。通过"杜宇声哀"(杜鹃啼叫声)和"天涯游子"的意象,引出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中间部分特别动人。"青榆树"这个细节很生活化,树底下曾经和朋友一起散步的回忆,用"朝朝如此"四个字就勾勒出往日形影不离的亲密。从"昏暮"开始,画面转到夜晚,看着星星沉入海面,联想到朋友所在的海边该有多少浪花,这种空间跳跃让思念更有张力。
下片出现一个戏剧性的想象场景:突然飞来的海鹤(可能是作者幻想的信使)要赶紧把书信交给朋友。反复叮嘱"莫滞归期"(别耽搁归期),就算"花鸟飘零无主"(身边景物都荒芜了)也要及时回来,这种急切显得格外真挚。
结尾"极目望潇湘"的远眺和"拂尽泪痕"的细节,把说不尽的思念都化作了这个擦眼泪的动作,让情感落地,显得既含蓄又深沉。
全词妙在把季节变化、自然景物都变成思念的载体,从眼前的树到远方的海,从回忆到想象,层层推进,最后收束在一个凝望的动作上,让人感受到友情在时间与距离中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