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胜慢
素商吹景,西真赋巧,桂子秋借蟾光。层层翠葆,深隐幽艳清香。占得秀岩分种,天教薇露染娇黄。珍庭晓,透肌破鼻,细细芬芳。
应是月中倒影,喜余叶婆娑,灏色迎凉。移根上苑,雅称曲槛回廊。趁取蕊珠密缀,与收花雾著宫裳。帘栊静,好围四坐,对赏瑶觞。
应是月中倒影,喜余叶婆娑,灏色迎凉。移根上苑,雅称曲槛回廊。趁取蕊珠密缀,与收花雾著宫裳。帘栊静,好围四坐,对赏瑶觞。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桂花的绝美画卷,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上阕写桂花盛开的自然之美。开篇用"素商"(秋天别称)点明时节,说西王母用巧手把月光揉碎洒在桂花上("蟾光"代指月光)。层层叠叠的绿叶像翠绿伞盖,藏着幽香扑鼻的金黄花蕊。这些桂花像是上天特意用蔷薇露水染黄的珍宝,清晨庭院里,那香气能穿透肌肤、沁入心脾。
下阕转入人间赏桂之乐。诗人想象这些桂花是月宫桂树的倒影,欣喜地看它们在秋风中摇曳。把桂花移植到皇家园林("上苑"),特别适合装饰亭台楼阁。等花蕊像珍珠般缀满枝头,就能收集花瓣制作香囊。最后定格在静谧美好的画面:人们围坐桂花树下,闻着花香饮酒赏月。
全词妙在:
1. 通感手法:把香味写成能"透肌破鼻"的实体
2. 双重想象:既写眼前桂花,又幻想它们来自月宫
3. 雅俗共赏:用"翠葆""蕊珠"等精致比喻,又保留"细细芬芳"这样直白的赞美
4. 动静结合:从静态的花姿到动态的赏花场景,充满生活情趣
本质上是通过桂花写人对美好秋光的珍视,把寻常的赏花活动写得仙气飘飘又接地气。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