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年来憔悴腰围减,无眠每看侵晓。
锦幔围香,银篝倚玉,风雨送春归早。
天涯芳草,问别后而今,怎生怀抱。
煞是无聊,屋梁月落画屏悄。
俊游回首堪忆。
忆酒痕碧凝,烛花红小。
篆袅清愁,尘封匣镜,丝鬓催人易老。
相逢最好。
奈地北天南,梦云难到。
欲寄音书,双鱼江上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饱受相思之苦的人,在失眠的深夜里回忆往昔、感叹现实的孤独心境。

上片从失眠写起: "腰围减"说明人瘦了,暗示长期被思念折磨。"无眠到天亮"直接点出辗转反侧的状态。接着用"锦帐香炉"这些精致物品反衬孤独——再华美的环境也温暖不了冷清的心。"风雨送春"既是实写季节变换,也暗喻美好时光的流逝。望着蔓延到天涯的芳草,不禁想问远方的人:你此刻是怎样的心情?这种无处倾诉的寂寞,在"月亮西沉、屏风静默"的黎明时分显得格外刺骨。

下片转入回忆: 想起从前欢乐的聚会,"酒杯染绿、烛光泛红"的细节充满生活气息,与现在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回到现实后,"香炉青烟像愁绪缠绕,镜子落满灰尘"这两个意象特别动人——袅袅香烟是愁思的化身,蒙尘的镜子则暗示主人公已无心梳妆。最扎心的是"白发催人老"的感慨,明明还盼着重逢,却清醒地知道"你在天南我在地北,连梦里都难相见"。最后想写信寄托思念,却连送信的鱼雁(古代信使)都杳无踪迹,把绝望感推到极致。

全词妙在"用奢侈品写孤独"的反差手法:华美的锦帐银篝、精致的碧酒红烛,反而更凸显主人公内心的荒凉。就像现代人坐在装满美食的餐桌前却食不下咽,这种物质丰盈与精神空虚的碰撞,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