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蛟亭

道人锁蛟天柱半,客来纵蛟作奇观。
飞风动地轰晴雷,雄拿怒攫石欲开。
明珠万斛撒成雨,忽趁流云入银浦。
仙田种玉耕春烟,润流九里无凶年。
问蛟悲去何时还,道人仰笑意自閒。
月中携手听潺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场景:道士将蛟龙锁在天柱半腰,客人来了就放出蛟龙来表演。蛟龙挣脱时声势浩大,像狂风炸雷般震撼,爪子抓得石头都要裂开。它身上抖落的明珠像暴雨洒落,忽然又乘着流云飞向银河。接着画面转到仙人耕种的玉田,春雾缭绕,蛟龙带来的雨水滋润大地,让百姓年年丰收。最后道士和客人在月光下悠闲听流水,笑看蛟龙离去,整个故事在静谧中结束。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展现魅力: 1. 动态的视觉奇观:前六句用"飞风轰雷""明珠成雨"等夸张比喻,把蛟龙腾跃的画面写得像动作大片,充满爆发力。 2. 仙境与现实的交融:中间"仙田种玉"的想象很浪漫,又巧妙联系到"润泽农田"的现实意义,体现神话对生活的庇佑。 3. 从容的人生姿态:结尾道士不担心蛟龙是否归来,月下听流水声的闲适,传递出超然物外的生活智慧。

最打动人的是诗中两种气质的碰撞:蛟龙挣脱时的狂暴激烈("雄拿怒攫"),与道人淡然的微笑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在惊涛骇浪中保持从容"的境界,正是中国传统文人所向往的精神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