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苾儿曲(并序)

君歌《契苾儿》,妾按龟兹舞。
酒尽灯欲灭,堂前鹦鹉语。
光顺门宣供奉郎,莲塘水暖双鸳鸯。
象床犀簟伏熊枕,春风夜簸花枝狂。
谁家少年眼如虎,犁断并州杏花雨。

现代解析

这首《契苾儿曲》描绘了一幅充满异域风情的夜宴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热烈与孤寂交织的情感。

开篇用"君唱契苾儿歌,我跳龟兹舞"带出热闹的宴会场面,两种西域艺术的碰撞暗示着不同文化的交融。"酒尽灯将灭"突然转折,热闹后的冷清中,只剩堂前鹦鹉的叫声,暗示欢愉的短暂。

中间四句用奢华意象堆砌出富贵生活:宫门前的侍从、池塘里的鸳鸯、象牙床犀牛席、绣着熊纹的枕头,连春风都显得放纵。但这些华丽描写其实是为最后转折做铺垫——在这样纸醉金迷的环境中,真正的感情却是缺失的。

结尾突然插入"眼如虎"的少年形象,用"犁断并州杏花雨"的强悍比喻,打破了前文的奢靡氛围。这个带着北方豪气的少年,与前面精致的宫廷生活形成强烈反差,暗示着对真挚情感的渴望。杏花雨被犁断的意象,既展现力量之美,又暗含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惆怅。

全诗就像一场先扬后抑的蒙太奇:从歌舞升平到灯火阑珊,从金玉满堂到内心空虚,最后用充满生命力的少年形象,对浮华生活进行了含蓄的批判。最妙的是始终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不同画面自己说话,让读者在对比中体会那份热闹中的寂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