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园即事勖诸儿① 其二
百年计树人,十年计树木。
树木与树人,彼此分迟速。
嗟予疲且劳,皇皇日卜筑。
自今勤栽培,何忧暮景⑴蹙。
莳花当及时,植果期成熟。
有柳自成阴,有竹可当肉。
不惟足游观,或可供口腹。
树木效如此,树人理岂独。
老境有何娱,所志耕与读。
笑我戒诸儿,念念在式谷⑵。
树木与树人,彼此分迟速。
嗟予疲且劳,皇皇日卜筑。
自今勤栽培,何忧暮景⑴蹙。
莳花当及时,植果期成熟。
有柳自成阴,有竹可当肉。
不惟足游观,或可供口腹。
树木效如此,树人理岂独。
老境有何娱,所志耕与读。
笑我戒诸儿,念念在式谷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种树比喻教育孩子,语言朴实却充满人生智慧。
诗人把培养孩子比作种树:种树十年成材,育人百年成才,虽然时间长短不同,但都需要耐心培育。他描述自己像园丁一样忙碌,每天忙着修建花园(暗指教育子女),只要现在勤于栽培,晚年就不用担心无所依靠。
诗中列举了种树的好处:种花要及时,种果树盼结果,柳树能遮阴,竹子能当菜。这些看似在说园艺,实则暗喻教育——培养孩子既能带来精神享受("游观"),也能获得实际回报("口腹")。
最后诗人点明主旨:既然种树都有这么多好处,育人岂不是更重要?他坦言自己晚年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着孩子们耕读传家,虽然反复叮嘱子女要继承好家风("式谷")显得唠叨,但这正体现了一个父亲深沉的爱。
全诗妙在用日常的种树经验,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长期投资,需要耐心耕耘,但回报丰厚。诗人没有说教,而是通过朴实的园艺描写,让读者自然领悟到育人如育树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