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在外漂泊多年后回到家乡遂宁时写的,充满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家庭温暖的珍视。
前两句"北马南船笑此身,归来已是廿年人"用简单的对比道出了二十年来南北奔波的辛酸。骑着北方的马,坐着南方的船,看似潇洒,实则暗含无奈。二十年后回家,自己已从青年变成中年,时间流逝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中间四句描写了回家后的窘迫生活。刚回到破旧的房子时,竟然觉得像客人一样陌生,陪伴多年的砚台也救不了贫穷。生病的鹤在风中瑟瑟发抖,回望走过的山河道路,只能感叹自己像被烧尽的柴火般疲惫。这些意象生动展现了作者物质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倦怠。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家中温暖的场景。年迈的父母点着蜡烛,一家人终于团圆。虽然穷得要把好衣服拿去换酒钱,但此刻的亲情比什么都珍贵。这种从漂泊到团聚、从困苦到温馨的转变,让整首诗在沧桑中透出暖意。
全诗用对比手法,将二十年漂泊与一朝团聚、外在困顿与内在温暖交织在一起,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最打动人的是,尽管生活艰难,但家人团聚的平凡时刻依然闪耀着幸福的光芒。这种对生活本质的洞察,让这首诗超越了时代,至今读来仍能引起共鸣。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