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寺庙的生机盎然图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环境:翠绿的树林深处,寺庙静静矗立,春风轻柔地吹拂,连鼓声都显得舒缓悠扬。这里用"款"字形容寺庙,给人一种亲切感,仿佛寺庙在热情迎接访客。
中间四句是春日特写:云雾缭绕的青山仿佛主动来到眼前,雨后新涨的溪水与堤岸齐平。树上开满鲜花,前后山间鸟鸣不断。诗人用"献"字把云山写活了,用"青入座"形容山色扑面而来的感觉。"绿平堤"三个字就勾勒出春水漫堤的画面,树头花发和山间鸟啼的描写充满动感与声响。
最后两句写归途趣事:踏着月色回家时,听到孩童们欢快地唱着民谣。这个结尾突然把镜头从自然转向人间,用天真童谣衬托出诗人愉悦的心情,让整首诗在欢快的气氛中收尾。
全诗就像一组春日vlog镜头:从远观寺庙,到近看山水花鸟,最后以归途见闻作结。诗人用"招提""白铜鞮"等佛教和民歌元素,把宗教场所写得既庄严又亲切,展现了春天里万物的生机与人们生活的乐趣。
王渥
王渥(?-1232)金代文学家。字仲泽,太原(今属山西)人。兴定二年(1218)进士。调管州司侯,不赴。连辟寿州、商州、武胜三帅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正大七年(1230),正大七年出使宋朝,应对敏捷,有中州豪士之称。还入为尚书省掾,充枢密院经历官,权右司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