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七里泷 其二

岭松苍且深,滩石净以黑。
喔喔一鸡高,人家负崖仄。
地力尽岂余,活身随钓弋。
终宵听江声,终岁见江色。
门前笭箵收,舍后罻罗即。
晴雨出何之,东西翠成塞。
客如掬水尝,劳生此应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质朴的山水生活图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开头四句像用简笔画勾勒出山间景色:苍翠的松岭层层叠叠,溪滩上的石头被水流冲刷得干净发黑。突然一声鸡鸣打破寂静,带出几户紧贴山崖的人家。这些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山村。

中间六句展现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土地贫瘠却依然勤劳耕作,靠打渔狩猎维持生计。他们整夜听着江水声,整年看着江景,门前晒着渔网,屋后挂着鸟网。这些细节透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虽然生活清苦却自得其乐。

最后四句升华主题:无论晴天雨天,人们都在这青山绿水的怀抱中生活。诗人感叹:过客若能捧一口这里的江水尝尝,或许就能明白,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疲惫的心灵才能真正得到休息。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白描,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简单快乐。

钱载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朝官吏、诗人、书画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上书房行走,《四库全书》总纂,山东学政。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贫,晚年卖画为生。工诗文精画,善水墨,尤工兰竹,著有《石斋诗文集》。为乾嘉年间“秀水派”的代表诗人。

0